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生物技术论坛--生物论坛/生命科学/中国生物论坛/生物科研第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生物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谭芸赵启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3 13:46
  • 签到天数: 316 天

    [LV.8]以坛为家I

    1329

    主题

    1389

    帖子

    699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9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8:2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将会极大地应用于国家的农业、工业和安全,并作为主导产业逐渐渗透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此都予以高度重视。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置生物类专业,主要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三个专业方向,每年毕业生达到几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总数达几千人。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掌握着核心技术体系,他们学成毕业之后应该在合适的岗位上积极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以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来,由于全国整体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生物类专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等原因,造成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暂时性过剩,增大了就业压力。高校应对生物专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对整体就业形势有清晰明确的把握,完善高校的教育和服务职能,进一步作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 生物类研究生就业优势分析
        (1)就业途径多。生物科学涉及到农、林、牧、渔,工业,医药,食品,环保,园林等行业,因此就业考虑以上专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大致可以分为科研管理类和教育工作类。由于生命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毕业期间考虑继续升学或者到国外深造,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所、科研院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2)综合能力强。生物类专业的课程涵盖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涉及生理、分子、生化、遗传、细胞生物、生态、生物信息等生命科学领域各方向的知识,研究生期间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试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自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恰恰又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不仅如此,生物类研究生毕业一般都有高质量的论文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才能完成,其外文的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有较为突出的专业优势。同时学生参与国际会议、峰会论坛、国外校际交流、联合培养的机会较为丰富,普遍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全球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熟练地掌握外语是求职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闪光点。
       (3)行业前景乐观。从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经济和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前者一直处在上升态势。目前在全国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各地把生物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预计达到50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20000亿元,占gdp的5,生物产业规模预计进入世界前五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专业人才至关重要,目前以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对拥有生物知识背景、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学素质,特别是具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进程中也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以适应市场对人才越来越全面的要求。
      (4)人才缺口大。目前我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数为1.7万人,从事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0.9万人,仅为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1/4。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人都严重不足,而美国2003年生物技术工业总收入达392亿美元,雇佣人员198300人。巨大的人才差距为生物类毕业生提供了可观数量的工作岗位,使毕业生有更多从事对口专业的就业机会。
    2 生物类研究生就业竞争劣势分析
    (1)行业背景淡化。
          生科类专业与农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环境资源学院等学院的专业都有所涉及、有所交叉,都属于自然科学类范畴。这些学院都有清晰的行业背景,这意味着与之对应的政府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对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特定长期的需求。相比之下,生物类专业的行业背景就不那么突出和明显,这就意味着如果要从事与农业、医学、药学、动物科学或者环境科学有关的工作,相关学院的毕业生具有更强大的行业优势和专业技能,在求职应聘过程中是强劲的竞争对手。在有限岗位的情况下,不突出的行业背景使生物类专业的毕业生处在较弱势的位置上。
    (2)求职时间推迟。
          由于生物类专业的研究生一般“严进严出”,获得毕业和学位的资格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短短2年-3年的时间内要完成毕业要求的论文,必须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上,而导致在毕业之前无暇顾及自身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物类专业的研究生签约的时间较其他专业普遍推迟,一般集中在毕业前的2个月-3个月,而单位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基本安排在春季之前,国内外知名企业更是从上一年的秋季就开始招兵买马。不知不觉中,生物类的研究生可能因此而失去合适的工作岗位。
    (3)就业地域狭窄。
            生物科学是新兴产业、前沿科技,目前我国的生物类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大中型城市,大部分的公司出于刚刚起步阶段,公司数量少,而且尚未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可供选择的对口企业屈指可数;同时与专业相关的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也凤毛麟角,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研究生一旦签约之后不会轻易违约,主要表现为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违约率比较低。
    3 提高生物类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1)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开展形势政策的学习,分析国家及国际形势,感受祖国发展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培养新生更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自觉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造福人民、献身祖国的服务意识,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事业追求,能作到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明确责任,帮助毕业研究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引导毕业研究生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在实践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以浙江大学为例,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实践能力的发掘、激励政策的改革等多环节、多渠道的整合,为营造“创新”环境,培养一流创新性研究型具有国际视野的生物学高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生物学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2)推进就业指导。
          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性,从入学伊始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内在的推动力。邀请院长、书记、系主任介绍学院情况、专业特点和专业依托的背景,分析近几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新生了解自我,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进行规划;邀请知名成功校友进行座谈交流,讲授分享成功的经验。开展优秀毕业生形象展示活动,树立优秀的榜样,成为学习的目标。引导新生在求学期间处理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关系,把握好求职与学业之间的尺度。
    (3)发挥导师作用。
          研究生教育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相对于学校和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来说,导师更熟悉了解学生的理想和择业期望,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择业期望值的准确树立以及发展方向的客观定位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大部分导师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有所成就,受到同行业公司企业的熟悉和尊重,与许多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指导的研究生通过实习、实践大多对于该行业也有所接触,进入该企业更有优势,通过导师的推荐,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就业范围。学院应加强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将学院就业情况通报给导师,并将搜集的就业信息提供给导师,与导师形成合力共同落实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注重就业单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建立相关的毕业生的信息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办校企对话论坛,邀请企业老总与毕业生面对面,及时了解就业趋势及动态,开拓研究生实习的途径和渠道,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发掘新的就业平台,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
    (5)加大实践力度。
          生物类研究生科研压力大还表现在社会实践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研究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科研试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为研究生与潜在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桥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研究生提升能力、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应采取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鼓励提倡研究生积极参与研究生会、博士生会以及各类研究生社团活动,参加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博士生宣讲团等志愿活动,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努力成为才学兼备的专业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生物技术论坛 ( 苏ICP备2022040363号-2  

    GMT+8, 2024-4-30 03:19 , Processed in 0.1268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