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综合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细胞周期的时相发生顺序为G1-S-G2-M-G1( √) 2、灭菌时,紫外灯和日光灯可以同时开启 ( × ) 3、实验室内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90%乙醇( × ) 4、水泡性口炎病毒可在土壤中于4~6℃存活若干天。对石炭酸能抵抗23天,0.05%结晶紫可使其失去感染性,不耐酸。( √ ) 5、细胞计数时,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 6、细胞板上显示16格×25格,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细胞数/ml=80小格内细胞个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 ( × ) 7、细胞技术中进行细胞培养时,人工模拟体内环境的技术已经很高,人工所模拟的条件与体内实际情况完全相同( × ) 8、几乎所有细胞都有典型的结构特征:细胞质膜、核糖体和细胞基因组(√ ) 9、用于细胞培养的超净工作台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侧流式超净台和外流式超净台( √ ) 10、地面消毒时使用的新洁尔灭浓度是0.1%~0.5%( √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洁净室的理想温度范围( 15℃~25 )湿度范围( 30%~50% ) 2、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他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 无菌操作 ) 3、影响细胞生长的因素:( 温度 )、(气体环境 )、( PH ) ( 湿度 )和( 光 )等 4、细胞周期可以分为( 间期 )和( 分裂期 ) 5、病毒的繁殖过程分为( 吸附 )、( 侵入)、( 复制 )、(装配 )、( 释放 )。 6、细胞培养中常加“双抗”,它指的是( 青霉素 )和( 链霉素 )两种抗生素 7、动物细胞培养中,实验室常用培养器皿主要有( 培养瓶 )、(培养板)和( 培养皿 ) 三、简单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倒置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开机前确认光强调节处于最小开启电源开关。 在连续使用倒置显微镜期间,不得频繁开关机,以免烧坏光源灯泡 使用结束后,尤其是准备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检查载物台有无粉尘或废弃液,如有必要,如有必要,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载物台表面粉尘。待酒精和水分挥发干燥后,调节旋钮使光强处于最小状态。罩上防尘罩。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细胞培养中主要污染途径有哪些?怎样辨别和预防污染? 胞培养污染可分为以下三类: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振动、辐射会对细胞产生影响,细胞、培养液或其它培养试剂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或过冷过热的温度中,可以引起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如细胞同步化、细胞生长受抑制甚至细胞死亡。通过实验室的合理设计及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环境中物理因素对细胞的影响。孵箱应放在温度较恒定的环境中,四周不能放置能引起机械振动的设备,如离心机。培养液及培养试剂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为避免光照试剂不能放在玻璃门的冰箱中,试剂四周不能放同位素。培养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过冷的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不同细胞对化学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同样,不同细胞系其最佳培养条件下对血清和缓冲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培养中应严格控制。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危害及预防外界的微生物如昆虫、节肢动物、原虫、霉菌、病毒、细菌、无细胞壁的微生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都可能侵入培养环境引起污染。 污染发生后首先应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的程度。为了能正确检测细菌或支原体的污染,应先撤去培养液中的抗生素。常规细胞传代培养中应用抗生素会导致:①掩盖了不很严重的污染;②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每一种抗生素的抗菌谱都是有限的,而且许多抗生素仅是抑制细菌生长,而非杀菌剂。因为支原体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于支原体无效。菌检及支原体检测只有在撤去抗生素后才能进行。实验中若发生污染或其它问题应有详细的记录,并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分析,找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包括培养液的配置、实验室环境的保持和无菌操作过程等,从而不断完善操作规程,避免类似问题的现。因此,大型实验室应严格制定各项操作程序及规章制度。细胞培养中无菌操作需要清洁的工作环境、实验的合理安排、实验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及强烈的责任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为了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发生,以常规检查的方式来监督是必要的。细胞培养中发生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发生及危害。 |